不知道你对美国教育的印象是不是这样的:

美国人崇尚“快乐教育”,所以美国孩子不学习,只顾疯玩

美国孩子连1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不会

美国的基础教育比中国差多了。

美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比中国孩子差很多

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从小接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刻苦学习了16年,痴迷于解题:从小学到初中,中考、高考。为了留学,我还考了GRE和托福。来美国留学之前,我也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充满信心:“美国学生肯定很弱”。然而实际情况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真的很棒!

斯坦福的美国学生似乎个个身怀绝技:除了学习成绩好,往往还有着丰富的实习和项目经验,有的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不少创业项目,个人主页上写满了获奖经历。

斯坦福本科生的社交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据说很多斯坦福本科生已经达到职业运动员的水平。

另外我还发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活跃很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会随时打断教授讲课来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后也会主动去找助教提问。

我在斯坦福上过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大部分课程项目都是开放式的,很多同学的成果都达到了顶级学术会议论文提交的水平,他们的项目往往创新大胆、有趣,而我做的项目大多是比较稳定、“不会出错”的课题。

这一年的所见所闻,让我从内心深处对美国大学生的优秀感到钦佩,同时,我心中也有一个疑问:美国人是如何填补肤浅的基础教育与先进的大学教育之间的鸿沟的?

于是我开始关注它,经过一番调研和深入学习,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答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中国家长也有参考价值。

无限教育

美国教育给予有能力的孩子学习超出自己应有水平的知识的充分选择权。只要你有能力,知识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在美国,教育的主体是公立的K12教育,普通学生被认为完成了12年的公立教育。这就是普通美国人接受的教育,而我们对美国基础教育较差的偏见可能也来源于此。

但这并不是美国教育的全部。美国教育为学习时间绰绰有余的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课外辅导”:只要你想学,随时都可以选修高年级课程。即使是同年级、同班同学,选修的课程也可能大不相同。到了10年级,高中生甚至可以选修一些大学课程(包括微积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等),孩子们还可以直接去附近的社区大学学习。一些申请名校的亚裔高中生甚至可以在15门大学课程上拿到满分。

美国的公立教育本来就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但事实上,很多富裕的美国人并不送孩子上公立学校。

美国顶尖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公立学校的社会实践可能是去养老院做志愿者,而硅谷的某所顶尖私立学校则建立了与正规银行一模一样的校园银行,全校学生都在该银行开设了账户。学生通过“模拟股市”炒股、开办“模拟公司”赚钱……在这样的私立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可以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

在硅谷,有各种各样的小朋友课外班、兴趣班:足球、篮球、骑马、射箭、划船、演讲、编程游戏……不过与国内不同,这里的奥林匹克班很少,即使涉及学习,也是一些有趣的实验课:乐高工程课、机器人编程课等。

美国好高中的学生也很努力。凤凰卫视曾经采访过一对在硅谷读高中的双胞胎女孩,她们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因为不仅要学习,还有很多“活动”。上学期我选了一门课叫《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我们课程项目的题目是利用神经网络自动给漫画上色。开发过程中,我们找了一篇很不错的技术论文作为参考,结果发现作者竟然是斯坦福旁边一所著名私立高中的学生。我不禁苦笑,自己苦读16年才跨过知识壁垒,可以说已经达到硅谷高中生的水平了……

重视阅读和自学能力

美国教育的第二大特点是十分重视阅读。美国小学虽然作业少,但每天的阅读时间是固定的。美国孩子真正开始阅读是在穿尿布的时候。家长会花很多时间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还会带孩子去图书馆挑选书籍阅读。

由于从小就被教育要读书,很多美国人都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在谷歌的接待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他说他的图书馆里有几千本书,每个周末都会随便挑几本读。但美国很多社区都建有图书馆。美国的书籍非常昂贵,图书馆成了美国人最好的免费教育资源。相比之下,中国的书籍几乎便宜到家,但有多少人能保持终身阅读的习惯呢?我认为,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是正相关的。

学习的“内驱力”来自于孩子对新知识的渴求,阅读量越大,成就感和好奇心就越强。可以说,善于自学的孩子,阅读能力一定很好。因为独立阅读是自学最好的工具。

重视体育和团队合作

美国人对运动的重视程度超乎我的想象,美国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几乎就是“全民运动”,越有钱、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身体素质就越好。

在美国学校,最受欢迎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学生运动员享有很多特权,甚至其他科目都要让位于校队训练。在中国,体育老师的收入普遍不如主课老师。但在美国,情况恰恰相反。体育教练的收入往往比大学教授还高。

申请美国常春藤盟校的优秀高中生,至少擅长一项职业运动:足球、篮球、舞蹈等。我在学校体育馆锻炼时,身边都是肌肉发达的美国人,即使有亚洲面孔,我也常常能从他们的口音中听出他们是亚裔美国人。美国之所以把教育和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认为教育不只是解题和背诵,还必须涉及社交能力、社会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运动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健康良性的竞争,帮助他们培养“领袖”心态。此外,运动还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反应更灵敏。适度的运动对孩子大脑发育也有很多好处。

倡导终身学习

在美国,学习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一位谷歌高管在工作之余,一共修了 5 门硕士课程。他的“自我驱动”求知欲绝非孤例。上学期末,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 EE 硕士同学的帖子:

我上CS107编程课的时候,班里有一位白发老太太,气质优雅,精神抖擞,上课问问题的时候,我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她,因为她声音很沙哑,真的很佩服她。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发现和我一起考试的还有一位阿姨,考前两人互相竖起大拇指鼓励对方,那一刻,我觉得好酷啊!!

这条朋友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当我老了,头发花白的时候,我还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吗?真希望如此!

在美国,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74%的美国人将自己定义为“终身学习者”,在职人员中,63%的人会参加课程或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著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如 ,都起源于美国。美国人正在竭尽全力,一个个打破知识学习的界限。

美国教育值得我们借鉴什么?

经过上述分析,你也许不会感到惊讶:“为什么美国人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却依然能做出超级牛逼的东西?”美国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满足基本的教育要求后,就是“因材施教”。只要你愿意学习、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任何领域的高级知识,不受年级、年龄的限制。每个人的天赋都得到极大的尊重和释放。

硅谷的精英阶层还会把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好玩”的兴趣班,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逻辑思维等。美国人欣赏的好学生,第一是学习成绩,第二是“领导力”、“对社会的贡献”、“改变世界的愿望”,第三是运动能力。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美国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体育、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以前总以为美国的教育很轻松,但其实优秀的美国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他们往往乐在其中。借用《浪潮》作者吴军的话,“学习要努力,但不能痛苦。”

在我看来,中美教育各有所长。作为一个在中国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流的,但挑战创新的能力却不足。如果我们中国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学习美国素质教育的优势,并与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岂不是完美无缺?下面是中国学生需要向美国学习的方面,供大家参考:

培养学习的自我激励,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优势

重视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重视体育和社交技能

强调终身学习

让我们向两位上编程课的白发奶奶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作者:可牛儿)